English

《社会正义论》评介

1999-07-16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正义虽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话题,但是作为具有理论化、系统化形式的正义观,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、特别是自文艺复兴之后产生和形成的。正义作为历史范畴,每一时代、每一国家、每一民族、每一阶级乃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正义观。

当代西方学者罗尔斯、诺齐克、麦金太等从不同的角度入手,对资产阶级正义观又作了全面地阐述,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。无产阶级的正义观的实质和基本原则,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确立的,但他们并没有就正义问题作出专门的系统阐述。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,正义问题引起了我国学界的广泛关注。但是,迄今为止,有关正义问题的研究大都局限于经济学、或伦理学领域,针对公平与效率、分配不公、非法获得、非义占有等具体问题。从哲学历史观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正义问题的专著,尚属罕见。倪勇的新著《社会正义论》(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)就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学术专著。与同类著作相比,确有独到之处。首先,作者没有拘泥于一时一地的个别正义观念,而是将它们作为研究的对象,在哲学层面上反思正义问题。书中将正义问题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,在社会历史的宏大背景中追问正义的本质、基础、标准和功能,既唯物又辩证地看待正义问题,从而创造性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。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:对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的揭露和批判,对未来的正义社会的设计与理论建构,对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、途径的分析与考察。其次,该著依据唯物史观,运用多种科学方法,从不同角度、不同层面分析、研究和阐述了正义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真知卓见,如关于个人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区别与联系;关于正义的本质在于社会实践真、善、美的集中统一;关于正义是社会合理的、合目的的、和谐的自由与平等;关于正义标志着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向等等论说都是有理有据的。再次,书中分析阐明了非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局限和缺陷:1.以往的正义观无不奠基于唯心史观之上,割裂了正义观与社会历史的有机联系;2.以往的正义观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,割裂了正义与现实的联系,导致正义成为主观随意性的产物;3.以往的正义观理论多是剥削阶级本性与理想的神圣化的表达,其根本特征是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肯定;4.以往正义观理论忽视了对正义原则实现机制的研究,没有找到由旧世界通向新世界的现实途径。总之,书中提出的许多见解,读后既令人颇受启发,又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